國際貿(mào)易術語圖解
國際貿(mào)易術語圖解
在外貿(mào)過程中,經(jīng)常聽到FOB、EXW、CIF、CFR之類的貿(mào)易術語。不同貿(mào)易術語條件下,賣方所承擔的費用和責任是不同的。為了方便記憶,我們暫且把這些貿(mào)易術語分為E組、F組、C組和D組幾個不同的組別。下面,我們用圖解的方式幫助您真正理解買賣雙方的責任和義務。
第一組“E”組(EXW)
E組,指賣方僅在自己的地點為買方備妥貨物交付,出了工廠門就沒有費用和安全責任了,當然產(chǎn)品品質(zhì)責任還是工廠需要承擔的。
通過圖1我們詳細了解EXW術語下賣家需要承擔的責任。

第二組“F”組(FCA、FAS和FOB)
F組,指賣方需將貨物交至買方指定的承運人(承擔貨物運輸?shù)囊环剑?span>F組包括FCA(貨交承運人)、FAS(裝運港船邊交貨)和FOB(裝運港船上交貨)三種貿(mào)易術語。F組三種方式買賣雙方費用和風險如圖2所示。

第三組“C”組(CFR、CIF、CPT和CIP)
C組,指賣方須訂立運輸合同,但對貨物滅失或損壞的風險以及裝船和啟運后發(fā)生意外所產(chǎn)生的額外費用,賣方不承擔責任。C組包括CFR(成本加運費)、CIF(成本運費保險)和CIP(運費/保險費付至目的地)四種貿(mào)易術語。買賣雙方責任如圖3所示。

第四組“D”組(DAF、DES、DEQ、DDU和DDP)
D組,指賣方須承擔把貨物交至出口國邊境或者目的地國所需的全部費用和風險,D組(貨到)包括DAF(邊境交貨)、DES(目的港船上交貨)、DEQ(目的港碼頭交貨)、DDU(未完稅交貨)和DDP(完稅后交貨)。買賣雙方各自責任和風險如圖4所示。
